
一、根据价格变动对需求影响的程度,市场需求可以分为:
1. 弹性需求:当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发生变动时,市场对该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也会出现显著变化。通常,这类产品或服务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有较多的替代品,且不是生活必需品。
2. 刚性需求:指在商品供求关系中,价格变化对需求影响较小的需求状态。刚性需求通常涉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也可以理解为绝对需求,这种需求不会因为价格高而对需求产生绝对的抑制作用。
二、根据需求水平、时间和性质的不同,市场需求可以分为以下八种状态:
1. 负需求:大多数消费者对某个产品感到厌恶,甚至愿意支付费用以避免使用该产品。对于负需求,企业应分析市场为何不喜欢该产品,并考虑通过产品重新设计、降价等营销策略来改变消费者的态度,将负需求转变为正需求。
2. 无需求:目标市场对产品没有兴趣或漠不关心。市场对产品无兴趣的原因可能包括:认为产品对个人无价值、认为产品有价值但在特定市场无价值、产品新颖或人们不熟悉等。面对无需求,企业应采取市场营销措施,如促销活动,将产品与人的自然需求和兴趣联系起来。
3. 潜伏需求:许多消费者对某物有强烈需求,但现有产品或服务无法满足。企业应开展市场营销研究,测量潜在市场范围,并开发有效产品或服务以满足需求,将潜在需求转化为实际需求。
4. 下降需求:市场对某个产品或产品的需求呈下降趋势。企业应分析衰退原因,开拓新市场,改进产品特性和外观,或采用更有效的沟通手段,以重新激发市场需求,扭转需求下降趋势。
5. 不规则需求:某些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在时间上波动很大,如季节性、日间波动等。企业应采取灵活定价、促销等措施,调整需求时间模式,使供需在时间上协调一致。
6. 充分需求:产品或服务的当前需求水平和时间与预期相符。这是企业最理想的需求状态。然而,在动态市场中,消费者偏好会变化,竞争会加剧。因此,企业应维持市场营销工作,保持产品质量,测量消费者满意度,维持合理价格,激励销售人员和经销商积极推销,以维持当前需求水平。
7. 过量需求:市场需求超过企业供应能力。企业应采取措施降低市场需求,如提高价格、合理分配产品、减少服务或促销活动,以暂时或永久降低市场需求水平。
8. 有害需求:市场对某些有害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对于有害需求,企业应采取反市场营销措施,如说服消费者放弃有害产品,宣传其严重危害,提高价格,甚至停止生产供应,以消灭需求。需要注意的是,降低市场需求与消灭需求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减少需求,后者是消除需求。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