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04年至2006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频繁调整利率,两年间共进行了17次提息操作,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升至5.25%。这一系列的利率调整显著增加了购房者的还贷压力。与此同时,自2005年第二季度起,美国住房市场步入下行通道,房价持续下跌。这种市场趋势使得购房者难以将房屋顺利出售或进行再融资。受此影响,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借款人面临巨大困境,许多人无法按时偿还贷款,次贷危机逐渐浮出水面并愈演愈烈。
次贷危机是指由美国次级房屋信贷行业违约剧增、信用紧缩问题而引发的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动荡、恐慌和危机。这一危机始于2007年夏季,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开来。它不仅对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还波及全球,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
在次贷危机爆发初期,美国和监管机构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以缓解危机。例如,降低利率、实施减税以及提供流动性支持等。然而,这些措施并未能完全遏制危机的蔓延。随着危机的深入发展,全球金融机构遭受重创,投资者信心大幅下降,金融市场陷入恐慌性抛售的恶性循环中。
次贷危机不仅揭示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和金融监管的漏洞,还暴露了全球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它提醒我们,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各国之间的金融联系日益紧密,任何一国的金融动荡都可能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制度、提高金融体系的韧性是防范和应对未来金融危机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