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人有八大怪,其中面条像腰带,扯面宽得像裤带。正宗的冰冰面一根面条宽度可达二三寸,长度则在1米上下,厚度厚时与硬币差不多,薄时却如同蝉翼。关中人喜欢吃宽面条,面条煮熟后捞在碗里,无论是浇臊子,还是泼油辣子,吃起来都很光滑、柔软、热火、有筋性。大饭量的关中人一顿吃8两、1斤也是轻轻松松。
锅盔像锅盖,相传在唐代修乾陵时,因服役的军人工匠人数过多,往往为吃饭而耽误施工进度,受到惩罚。士兵把面团放进头盔里,把头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饼。锅盔面要和得很硬,硬得用手都揉不动,要借用木杠来压揉,然后放在直径2尺以上的大锅中慢慢烤制而成。锅盔外脆内酥,清香可口,放上十天八天也不会变味。
辣子是道菜,陕西人把辣子当成一种菜肴。西安城里家家户户前挂满一串串喜人的红辣椒。油泼辣子看着红、闻着香、吃着辣,既能用来调面,又能夹馍吃。人们常说“油泼辣子冰冰面吃着燎(好)乍咧!”
碗盆难分开,陕西人吃饭喜欢用耀州产的近1尺的白瓷青花大碗,当地人称为“老碗”。这种老碗甚至比小盆还大,所以往往碗盆难分。在关中农村,每到吃饭时,人们端着大老碗,蹲在一起,津津有味地边吃饭边拉家常,这就是有名的“老碗会”。出门用老碗盛一下就够了,省了不少麻烦。
帕帕头上戴,陕西人习惯把用棉花织成的手帕戴在头上,既可防尘防雨防晒,还可以擦汗擦手和用来包东西,真可谓既经济又实惠方便。
房子半边盖,陕西的房子通常是人字形的,但陕西的房子却是人字的一撇。因陕西干旱少雨,这种“半边盖”的房子能让珍贵的雨水全部流到自家的田地里。近百年来陕西农业发展缓慢,人口却迅猛增加,农村中原来聚居生活的家庭,因土地面积有限,而人口众多,住宅紧张,于是便形成了房子“半边盖”的历史。
姑娘不对外,关中地区土地肥沃,极少有人为生存而奔波于他乡异地。男人们不外出远行,就连姑娘们也不远嫁他乡。
唱戏吼起来,秦腔是陕西的代表性剧种,其特点是高昂激越、强烈急促。尤其是花脸的演唱,更是扯开嗓子大声吼,当地人称之为“挣破头”。外地人开玩笑说:“唱秦腔,一是舞台要结实,以免震垮了;二是演员身体要好,以免累病了;三是观众胆子要大,以免吓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