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物理学研究中,等效替代法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例如,在探讨串联和并联电路时,引入“总电阻”的概念,通过计算多个电阻串联或并联后的总电阻值,来简化电路分析,这种方法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然而,A选项提到的总电阻的引入,并不是为了直观表示电路,因此它不符合用以描述光线传播的等效替代法的定义。
同样,模型法在物理学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在磁场的研究中,引入磁感线的概念,是一种形象化的描述方式,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描绘磁场的分布和强度。通过磁感线,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磁场的方向和分布情况。因此,B选项中提及的磁感线描述磁场正是模型法的应用,符合要求。
在分析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引入“合力”的概念,是为了简化多力作用的效果,即通过一个力来替代多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这也是等效替代法的应用。C选项中的合力引入,虽然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但与描述光线传播的等效替代法有所区别,因此C选项也不符合要求。
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时,通过改变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分别研究它们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这种方法被称为控制变量法。D选项中的压力作用效果研究,虽然采用了科学严谨的实验方法,但它并不直接涉及等效替代的概念,因此也不符合描述光线传播的等效替代法。
综上所述,B选项中的磁感线描述磁场,采用了模型法,符合描述光线传播路径和方向的等效替代法的要求。因此,最终答案是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