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设小明的收入按照一个月30天计算,第一天他赚了2元,第二天赚了4元。每天的收入比前一天增加3元,形成一个等差数列。
我们可以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来计算小明一个月的总收入。已知第一天的收入是2元,每天增加的金额是3元,即首项\(a_1=2\),公差\(d=3\)。使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n)=\frac{n}{2}[2a_1+(n-1)d]\)计算10天的总收入。
代入公式,得到:\(S(10)=\frac{10}{2}[2*2+(10-1)*3]=5[4+27]=5*31=155\)元。
然而,如果我们要计算一个月30天的总收入,我们需要调整公式中的参数。首项\(a_1=2\),公差\(d=3\),代入公式\(S(n)=\frac{n}{2}[2a_1+(n-1)d]\),得到:
\(S(30)=\frac{30}{2}[2*2+(30-1)*3]=15[4+87]=15*91=1365\)元。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等差数列在计算累计收入时的简便之处。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我们可以快速计算出任意天数内的总收入,而不需要逐天累加。
值得注意的是,等差数列的应用不仅限于收入计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它还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比如工程计算、数据处理等。
因此,掌握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