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常情况下,胃酸不会反流到食道,食道下半段存在高压区,阻止胃酸反流。然而,如果贲门松弛,高压区压力下降甚至消失,胃酸和胆汁会反流至食道,导致食道黏膜受到强烈刺激,引发食管炎。餐后平躺、进食过量、大量摄入甜食或油腻食物,都会促使胃内物质反流至食道,从而引发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因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内而引起的食管黏膜消化性炎症。其主要成因是食道胃连接区高压带的抗反流功能失调,或局部机械性抗反流机制障碍,导致贲门收缩关闭功能不全。这些因素无法阻止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导致胃酸、胃蛋白酶、胆盐和胰酶等损伤食道黏膜,引发炎症、糜烂、溃疡或狭窄。反流性食管炎往往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或食道孔癌等疾病共存。
当感到“烧心”或“心口疼”,尤其是在喝热水或摄入刺激性食物时,胸骨后会有明显的疼痛感。此外,吞咽食物时感到发噎,可能是由于食道水肿、食道狭窄或食道壁因炎症刺激而发生痉挛性收缩所致。食管炎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会恶化,导致食道黏膜溃疡,甚至出现呕血或便血。
为了预防反流性食管炎,应避免餐后立即躺下,减少进食量,避免摄入过多甜食或油腻食物。此外,应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减少辛辣、酸性或油腻食物的摄入。维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对于预防反流性食管炎至关重要。
对于已经出现反流性食管炎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医生会根据病情开具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等,以减少胃酸分泌,缓解症状。同时,医生还可能建议进行内镜检查,以评估食道黏膜的损伤程度,并排除其他疾病。
总之,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对于预防反流性食管炎至关重要。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有助于缓解症状,防止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