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张仪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纵横家、外交家和战略家。
2. 据史书记载,他的舌头是在晋国大夫芒国割掉的,这一经历增添了他的神秘感。
3. 张仪在秦国的地位一度举足轻重,但秦武王嬴荡对他不感冒,他选择逃离秦国,回到魏国担任相国。
4. 在魏国,张仪继续发挥他的聪明才智,致力于辅佐魏国,他的梦想似乎正在魏国的土地上逐渐实现。
5. 张仪的才华与机智,使他成为了战国时期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6. 张仪的离世给历史留下了深深的遗憾,但他的智慧与才华永远留在了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
7. 张仪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历史的创造者。在他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辉煌与悲凉,也看到了一个英雄的崛起与落幕。
8. 张仪,魏国安邑(今山西运城万荣)人,战国时期政治家、外交家、纵横家。
9. 张仪早年师从鬼谷子,后曾游历于楚国、赵国,不被重用,愤而入秦,以连横之策被秦惠文王重用,并两度出任秦相。
10. 张仪入秦后,多次领兵攻打韩、赵、魏等国。前328年,与公子华拔魏蒲阳;前325年,魏、韩两国互尊为王以抗秦,张仪率兵攻占魏国的陕(今河南陕县)。
11. 前324年,张仪拥戴秦惠王正式称王,更年号为秦惠王元年;前316年,张仪与司此滑马错灭蜀,并乘机攻取巴,设立巴郡、蜀郡和汉中郡。
12. 张仪被秦惠文王封为武信君。前311年,张仪出使燕国未回而秦惠文王死。次年,秦武王即位,与张仪不和。
13. 张仪害怕被诛杀,于是逃到了魏国。在魏国任相国一年后,于前309年卒于魏国。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