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元节,亦称元宵节、小正月、元夕,是农历正月十五日的节日。
2. 正月十五,作为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标志着大地回春,人们庆祝新春的延续。
3. 吃元宵是上元节期间全国各地的共同习俗,象征着团圆和美好。
4. 元宵,又称汤圆、汤团、圆子或团子,在南方还被称为水圆或浮圆子,是正月十五每家户户必备的食物。
5. 元宵节的习俗,如舞龙舞狮、赏灯、猜灯谜、踩高跷和划旱船等,丰富多彩。
6. 元宵节的历史源远流长,节期随历史发展而延长,汉代仅有一天,唐代延长至三天,宋代可达五天,明代则从初八点灯至正月十七夜落灯。
7. 清代,元宵节的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包括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和扭秧歌等“百戏”,但节期缩短至四到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