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案:1.(4分)他看起来更像是初中生,而不是银行顾客。银行职员拒绝了这位已开户的14岁男孩的取款请求。2.(2分)这一描述显得真实可信。3.(4分)(1)男孩因害怕挨打却无法取到钱而感到灰心失望。(2)我的帮助让男孩看到了希望,他紧紧地靠在了我的身边。4.(4分)情节因此更加曲折;从侧面突显了“黑人”保护孩子权益的坚定态度;欲扬先抑的手法。5.(5分)性格:(3分,答出一点1分,答出两点3分)关注细节,小心谨慎;耐心热情,关心客户;热爱工作,忠于职守。启示:(2分)言之成理即可。
这个故事讲述了银行里的一次不同寻常的互动。一个小男孩因为年龄问题无法顺利取款,这让他感到十分沮丧。面对这种情况,银行职员并没有简单地拒绝,而是采取了更为细致和耐心的态度,试图帮助小男孩解决这个问题。小男孩最初感到失望,甚至有些恐惧,但最终,一位工作人员的善意举动让他重拾希望,并且他紧紧地靠在了这位工作人员的身边。这个情节的转折和人物之间的互动,不仅展现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人文关怀,同时也凸显了保护儿童权益的重要性。
从小男孩的角度来看,他经历了一段从沮丧到希望的心路历程。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工作人员的职业操守和关爱之心,还展示了他们对待客户尤其是特殊客户的细致入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耐心和细心的帮助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在处理人际关系尤其是涉及儿童权益的情况下,这种态度尤为重要。
此外,这个故事也反映了现代社会中对多样性和包容性的重视。银行职员不仅注意到了小男孩的独特情况,还给予了他特别的关注和帮助。这种做法不仅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也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更加关注那些可能被忽视的群体,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总之,这个故事通过描述银行里的一次特别互动,传递了关于耐心、细心以及保护儿童权益的重要信息。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不同情况时,应当展现出更多的理解和关怀,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