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没有将本科学校直接转变为专科学校的先例,但确实存在本科生因学分不达标而转为专科生的情况。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18名学生因学分不达标被转为专科生,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2018年10月17日,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对华中科大的这一举措表示了肯定,他指出适度增加不能按时毕业的学生数量是必要的,并强调了本科生质量的重要性。吴岩表示,如果本科生质量不佳,那么研究生的质量也无法保证。大多数本科生未来将进入职场,他们的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到劳动者的素质,进而影响国家建设所需的人才质量。
2017年,华中科技大学出台了一项新政策,允许本科生在学分不达标的情况下申请转为专科毕业。面对网络上的议论,华中科技大学官方回应称,此举是为了给面临退学的学生提供一次机会,是一种学业救济制度,体现了人文关怀。
尽管官方表示此举体现了人文关怀,但实际上,大学完全有底气表示,未能完成学业要求的学生应当接受相应惩罚。这种“本科转专科”的做法确实带有羞辱性,但在清华、北大等顶尖高校早已实行多年,尽管发生几率较低,但其警示效果显著。有人甚至宁愿退学也不愿拿到专科毕业证书,这表明大学不能允许随意毕业。
“北大清华的专科毕业生”听起来像是一种笑话,但这绝非笑话,它传递出的信号是,大学应当严格要求学生完成学业。这种制度有助于提升整体教育质量,确保每一个毕业生都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