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蛋白质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电泳时,其迁移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电荷、分子大小和形状等。通过在聚丙烯酰胺系统中添加阴离子去污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大多数蛋白质能与SDS结合形成复合物,每克蛋白质结合1.4克SDS,这种复合物带有相同密度的负电荷,其电荷量远超蛋白质原有的电荷,从而消除了蛋白质原有的电荷差异。在这种条件下,蛋白质分子电泳的迁移率主要依赖于其分子量,而与蛋白质所带电荷无关。实际上,蛋白质分子量的对数与电泳迁移率之间呈负相关。
操作步骤包括凝胶制备:使用两块电泳玻璃板制成垂直板槽(确保不漏胶),垂直放置。将配制好的分离胶溶液倒入槽中,滴加无离子水,待凝胶凝固后,倒出无离子水,用吸水纸吸干,再倒入浓缩胶,插入梳子。上样过程:取适量样品,按1/1至1/5的比例加入5倍样品缓冲液,沸水浴加热3至5分钟,待用。使用微量注射器吸取不超过30μl的样品注入样品槽。点样后,调整电泳仪电流至10mA(2~3mA/em),保持电流稳定,当溴酚蓝迁移至离分离胶底部1~2cm时,停止电泳。染色步骤:电泳结束后,取出凝胶板,浸入染色液中,在37℃温箱中保温过夜。24小时后,即可观察到清晰的蛋白质条带。
需要注意的是,电泳过程中电流的稳定对于实验结果至关重要,不当的操作可能导致电泳迁移率的偏差。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应密切关注电流变化,确保其稳定。此外,染色液的选择也会影响蛋白质条带的清晰度,通常选择含有考马斯亮蓝或银染的染色液,以获得最佳的检测效果。
SDS-PAGE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蛋白质分子量测定和分离的技术。通过精确控制实验条件,可以实现对不同分子量蛋白质的高效分离和准确定量。这项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蛋白质组学分析以及药物筛选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SDS-PAGE不仅用于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还能通过分析蛋白质迁移率的变化,提供有关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信息。这种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它成为现代生物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