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自《论语·颜渊》,作者孔子。孔子提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这句话意指,听了单方面的供词就可以判决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子路说话没有不算数的时候。
仲由为何能仅凭一面之辞就能判断案件?历来对此有几种解释。一种解释认为子路明决,凭借单方面陈述即可作出判断。另一种解释则认为子路为人忠信,人们都十分信服他,因此有了纠纷都在他面前不讲假话,故凭一面之辞就能明辨是非。第三种解释指出,子路忠信,他所说的话绝无虚假,因此只听其中一面之辞,就可以断定案件。无论哪种解释,都证明了子路在刑狱方面具有卓越的才干。
《论语·颜渊》共24章,其中经常被引用的部分包括:“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本篇中,孔子的几位弟子向他询问什么是仁。这几段是研究者们常引用的内容。孔子还探讨了如何成为君子等问题。
孔子(前551 ——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学者、政治家和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篇共计24章,其中著名的文句还包括:“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本篇中,孔子的几位弟子向他询问什么是仁。这几段是研究者们常引用的内容。孔子还探讨了如何成为君子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