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对孩子年龄较小,缺乏对危险情况准确识别能力的特点,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青少年安全教育专家建议,孩子应当掌握一些基本的求救方法:
首先是声响求救,遇到紧急情况时,除了大声呼救,还可以通过吹哨、敲击物品等发出声音。哨子、脸盆、木棍、斧头、玻璃等物品都可作为发声工具。敲击时,每分钟敲击6次,之后停顿1分钟,再重复。
其次是光线求救,使用手电筒或反光物品如镜子、罐头皮、玻璃片、眼镜等,每分钟闪照6次,停顿1分钟后重复。这种方法适用于光线充足的环境。
在高楼遇险时,可抛掷软物如枕头、书本、空塑料瓶等,引起下方人们的注意并指示方位。
野外遇险时,白天燃烧新鲜树枝、青草等发出烟雾,晚上则点燃干柴发出明亮的火光求救,但需注意避免引发火灾。
在开阔地面,如草地、海滩、雪地上,可以堆摆出“SOS”或其他求救字样,利用树枝、石块、帐篷、衣服等一切可利用的材料。
离开危险地区时,要留下一些信号物,以便救援人员发现,了解你的位置或去过的位置。途中留下方向指示,有助于救援者寻找你,也能在自己迷路时作为向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