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渣鼻是一种面部尤其是面中央的弥漫性潮红,并伴有丘疹、脓疱及毛细血管扩张的慢性疾病。其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皮脂溢出、体内外有害因子的作用导致血管舒缩神经功能失调有关。多种因素如嗜酒、吸烟、刺激性饮食、消化道功能紊乱等均可诱发和加重本病。
酒渣鼻多发于中年人,尤其是女性。损害主要局限于颜面中部,以鼻尖、鼻翼为主,常对称分布。病程中可见细丝状毛细血管扩张,长期病程可能导致鼻部肥厚增生,形成鼻赘。临床上常分为红斑期、丘疹脓疱期和鼻赘期,但各期之间无明显界限。
红斑期表现为局部皮肤弥漫性潮红或散布的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明显。丘疹脓疱期则在红斑基础上出现毛囊性痤疮样丘疹和脓疱,以鼻尖为重。鼻赘期则因皮脂腺和结缔组织增生肥厚,导致鼻尖部肥大,形成结节状隆起。中医理论认为,本病与胃热亢盛、肺经风热及外寒搏击于鼻有关,治疗以宣肺中郁热之气、化鼻部滞血为治。
预防酒渣鼻应禁忌饮酒和刺激性饮食,去除病灶,纠正胃肠功能障碍和内分泌失调,防止便秘,避免局部过冷、过热的刺激。治疗方面,可用洁尔阴原液涂患处,每次3分钟,每日2次。物理疗法如电解对扩张的毛细血管非常有效,冷冻疗法适用于治疗鼻赘。手术疗法对于鼻赘和扩张的毛细血管也有显著疗效。
请注意,上述内容仅为对酒渣鼻的一般描述和治疗建议,具体诊断和治疗应咨询专业医生。此外,文章中的“你的只是黑头而已!”与酒渣鼻无关,仅为提醒读者区分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