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野菊花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菊科,外观与菊花相似,但叶片较薄,花朵较小,蕊多。
2. 它的味道苦、辛,性质微寒,归入肺和肝经。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治疗痈肿、疔毒、咽喉肿痛、风火赤眼和皮肤瘙痒等病症。
3. 此外,野菊花还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可用于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本草汇言》中提到它能破血疏肝,解疔散毒,并可用于治疗妇女腹部宿血和火毒丹疔等。
4.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野菊花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包括刺槐素-7-鼠李糖葡萄糖甙、野菊花内脂、苦味素、挥发油、维生素A和维生素B1等。它具有显著的降压效果,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和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5. 在治疗痈疽疔肿、丹毒等疾病时,可将15克野菊花连茎捣烂,加适量酒煎煮,热服后,剩余药渣外敷于患处。
6. 对于热毒上攻引起的咽喉肿痛,可与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连翘10克一同煎汤内服。
7. 风火赤眼等眼部疾病,可与金银花15克、密蒙花9克、夏枯草6克配伍煎汤内服或外用薰眼。
8. 湿疹和皮肤瘙痒可以通过煎煮野菊花汤剂外洗来治疗。
9. 对于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眩晕、失眠,以及动脉硬化、冠心病等症状,可与桑叶12克、山楂10~20克、金银花15克一同冲泡饮用。
10. 需要注意的是,野菊花性味微寒,过量使用可能伤害脾胃阳气,因此脾胃虚弱者不宜长期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