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加农炮是一种具有长身管和直线低伸弹道的野战炮,最早在14世纪被用于战争,并在16世纪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2. 在18世纪,加农炮因其长身管的特点被特别命名,当时欧洲的加农炮身管长度通常是口径的22至26倍。
3. 进入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专门设计用于加农炮弹道特性的火炮。
4.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口径介于105至180毫米的加农炮经历了快速发展,其初速可达880米/秒,最大射程达到30千米。
5. 20世纪50年代,加农炮的身管长度进一步发展到口径的40至61倍,初速提升至950米/秒,最大射程进一步延长至35千米。
6. 到了60年代,一些新型加农炮的最大射程已经可以达到35千米。然而,在此之后,加农炮并未继续受到各国的重视,只有苏联开发了几个新型号,但性能上没有显著的提升。
7. 到了70年代,一些国家的新型榴弹炮也具备了低伸弹道特性,并逐渐取代了原有的加农炮。例如,美国将60年代的M107式175毫米加农炮改装成了203毫米自行加榴炮,以减少火炮口径系列。
8. 按照口径分类,加农炮可以分为小口径(70毫米以下)、中口径(76至130毫米)和大口径(130毫米以上)三种。
9. 根据运动方式,加农炮可以分为牵引式、自运式、自行式以及安装在坦克、飞机、舰艇等上的载运式四种。
10. 反坦克炮、坦克炮、高射炮、航空炮、舰炮和海岸炮都属于加农炮的范畴。
11. 加农炮以其较远的射程而著称,特别适合于攻击深远的陆地目标、装甲目标以及垂直目标,也可用于海岸对海目标的轰击。目前,加农炮的最大射程记录为97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