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宋史》中记载,乾德元年(963年)八月,王全斌攻打北汉乐平县,乐平守军投降,太祖赵匡胤将乐平县改为平晋军,降卒编为效顺军,并赏赐钱帛。这段历史与《平定州志》中的记载相符,表明乐平是第一个被宋军占领的河东重镇。然而,太祖本纪中并未提及首下广阳置平定军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史书记载的遗漏或编纂上的取舍。
2. 在北汉主刘钧的传记中,记录了宋军攻占乐平的过程。宋军将领王全斌率军攻打乐平,北汉守军投降。随后,太祖在乐平设立平晋军,并赏赐降卒。北汉主刘钧曾试图夺回乐平,但未能成功。
3. 刘钧与赵匡胤之间的互动表明,刘钧的晋阳城地理位置靠近团柏谷。团柏谷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易守难攻。赵匡胤在未攻下晋阳城之前,就将苇泽关更名为娘子关,这表明宋军在河东地区的军事行动不仅限于乐平。
4. 根据《宋史·地理志》和《续资治通鉴长编》,平定军是在宋太宗赵光义时期建立的,而不是在赵匡胤时期。赵光义于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在镇州广阳寨建立平定军,四年后(979年)又将平定、乐平二县归属到平定军名下。
5. 宋朝下河东的军事行动从娘子关建承天军开始,后又在广阳寨建平定军,直至十年后打下晋阳消灭北汉。平定军作为宋朝的边防地带,一直存在至宋朝结束。平定军的历史地位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