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目标:
1. 认识各类种子的外形特征,了解种子的传播方式。
2. 提升幼儿的观察能力,激发他们对植物种子传播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4. 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5. 初步了解种子生长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爱护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种子的传播方式。
活动准备:
1. 物质准备:多种种子、展示各类种子特征的图片、课件《种子的传播》、录音机、磁带、实物(如苹果、桃子)和葫芦种子头饰。
2. 经验准备:活动前带幼儿到户外观察春季景象,了解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并参与播种活动,让幼儿初步接触并认识种子。
活动过程:
一、 引入种子主题
1. 教师展示苹果和桃子,引入话题。春天来了,老师带来了两位神秘的小客人,你们能猜到是谁吗?
2. 教师展示如何切开苹果和桃子来找到种子,引导幼儿发现果实内含有种子。
3. 教师提问:你们还见过哪些种子?
二、 观察种子
1. 幼儿动手操作,观察不同种子的特征。
2. 幼儿讲述自己认识的种子,如玉米、水稻、花生等。
三、 认识种子
1. 了解四种不同种子的外形特征:蒲公英种子像小伞,苍耳种子带刺,葡萄种子小而黑,葫芦种子白如瓜子。
2. 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辨识出这四种种子。
四、 学习种子传播方式
1. 解释种子传播的概念。
2. 教师操作课件,让幼儿观察种子传播的方法和过程。
3. 教师总结:蒲公英通过风传播,苍耳依赖动物传播,葡萄靠小鸟传播,葫芦则通过水传播。
五、 分辨种子
观察更多种子,判断哪些可以食用,哪些不可以。
六、 游戏:播种种子
幼儿扮演葫芦种子,教师模拟播种过程。
小知识:种子是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繁殖体,由胚珠经过传粉和受精形成。一般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构成,有些植物的成熟种子只包含种皮和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