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作家威尔斯发现,他的两个孩子在地板上用玩具搭建场景和讲故事时非常投入和兴奋,这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威尔斯与孩子们一起玩耍,并从中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快乐。他称这种游戏为“地板游戏”。基于威尔斯的启发,洛温菲尔德创造了“世界技法”,而卡尔夫在此基础上结合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发展出了沙盘游戏。最初,沙盘游戏主要用于儿童心理治疗,允许孩子们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自由玩耍和摆放玩具,以释放情绪。卡尔夫认为沙盘游戏为孩子提供了一种自然而然的治愈模式,能够表达个人内在心理世界和原型层面,并与外在世界联系起来。
当前家庭教育的误区在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对立关系。许多父母习惯于站在孩子的对立面,以领导者或主宰者的身份,试图通过“为了你好”的旗号来左右孩子的人生。这种对立往往导致盲从或反抗,甚至体罚或逃避。因此,严厉的要求或无原则的妥协都无法激发孩子的自觉学习和改变。相反,我们应该给予孩子有边界的爱,这样他们在安全的环境中成长,能够体验更多童年的快乐,拥有更健康的心理,并发展出自信和面对未来挑战的力量。
个人体验沙盘游戏后,我意识到与儿子的亲子关系有了显著变化。曾经,我也和其他家长一样,为了让儿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给他报名了各种兴趣班。结果,我们周末都忙于往返不同课程,儿子和我都感到疲惫,而且效果不佳。随着儿子表现与我期望的差距逐渐拉大,我的焦虑情绪不断加剧,经常因为小事对孩子发火,然后又后悔。这种循环使我和儿子的关系陷入僵局。参加魏广东老师的中级沙盘咨询师课程后,我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并开始对心理学产生浓厚兴趣。我购买了全套沙盘设备,阅读了大量心理学书籍,并报名参加了心理咨询师课程。
学习过程中,我认识到亲子关系的关键是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少干扰的成长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能够培养出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从而获得面对成长中挑战的力量。我也开始尊重儿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权利,不再一味地苛责,而是与他成为朋友,以成熟的大姐姐身份与他相处。我让儿子知道,我也是人,不是完美无缺的,我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并解释我的担忧,让他学会从家长的角度思考问题。我们经常就新闻热点、电影、书籍等进行交流,并在非原则性问题上给予他自主权。我们还会一起做运动、摆沙盘、读书和做家务,这些共同的活动增强了我们的关系。
随着儿子的成长,我们的关系变得越发融洽。尽管他即将进入青春期,但并未表现出常见的叛逆行为。他主动学习,并对学习目的有清晰的认识。我有信心,他对书籍的热爱和学习动机的认识将支持他为了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学习。
沙盘游戏是荣格学派的一种游戏疗法,通过有形的方式表达无形的心理状态。摆沙盘的过程有助于梳理内心思绪,促进心理变化。沙盘本身并不复杂,复杂的是人类的心理。不同的原生家庭环境和经历会导致不同的人格和心理状态。要更健康地生活、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我们需要关注自身心理矛盾的整合和情绪的梳理。学习心理学理论和沙盘应用提供了深入了解自己、体谅他人、完善自我的机会。沙盘游戏可以应用于自我疗愈、认知提升、家庭关系建设、团队能力提升等多个领域。在竞争激烈、压力不断的社会环境中,沙盘游戏进入家庭、公司和社区是必然的趋势。
如果你们还在为与孩子建立良好关系、激发学习动力和耐力而苦恼,不妨尝试学习沙盘游戏。它可能会为你打开内心的迷团,带来积极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