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诚信是社会道德的基石,对于现代社会的成员来说,是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它不仅反映了人际交往中的自我约束能力,而且是保障市场经济秩序和文明社会规则实现的关键。面对着建立与世贸组织规则相协调的社会主义诚信体系的重要任务,我国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推进这一体系的建立。
首先,加快国家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是社会诚信体系建立的基石。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过程中,市场发育和社会信用环境尚需完善。因此,政府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国家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应重点包括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政策法规的执行和执法力度、建立信用征集和管理体系、促进信用服务中介机构的发展以及强化企业的信用管理。
其次,要将公民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紧密结合,为加强社会诚信体系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诚信不仅包含道德和经济因素,还必须有坚实的法律制度支持。因此,加强公民诚信道德建设需要在教育的同时,强化法治,确保遵纪守法,维护经济、公共和生活秩序,并培养公民的契约精神。
第三,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诚信,稳步推进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我国拥有深厚的道德和文化底蕴,应当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结合现代法治精神,构建现代诚信体系。为此,应将务虚与务实相结合,通过多种手段激励和表彰诚信行为,同时,结合外在制裁和内在制裁,增强道德制裁力和约束力。
最后,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明确产权归属,以建立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只有当产权归属明确,经济主体才会追求长期利益,从而注重诚信。因此,必须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确保物归其主,为建立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奠定基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