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古以来,繁衍生育一直是女性的专属过程,无论是人类女性还是动物界的雌性动物,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生育问题。大家对生孩子早有耳闻,最大的感受就是“疼”,尤其是看到产妇撕心裂肺的叫喊声后,更是对生孩子充满恐惧。
女性在生产时所感受的疼痛主要是开宫口的疼痛。顺产分娩需要将产妇的产道打开,直到能通过胎儿的头部。足月儿的头围约为10指大小,而正常分娩前子宫颈口张开约为1指尖宽度,从1cm扩张到10cm,女性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承受巨大的疼痛。
有人曾比喻开宫口的疼痛为相当于20根肋骨同时折断的感觉。对于那些平时手指划破都疼得哇哇叫的女性,生产时却要忍受加剧N倍的疼痛,这的确很伟大。很多男性为了体验妻子怀孕的辛苦,去体验分娩仪,但真实的分娩往往持续时间更长,频率更高,宫缩的疼痛感也更为强烈。
看着女性生产时的疼痛,人们不禁疑惑:同为哺乳动物,为何雌性动物在分娩时看起来不那么痛苦,相对轻松很多?家里有宠物的人会发现,宠物猫、狗在生育时虽然疲惫,但不会像人类那样大喊大叫,最多就是有些烦躁。
对于其他哺乳动物来说,生孩子相对简单,但对于人类来说,却是一项艰难甚至可能带来死亡的任务,只有人类在生孩子时需要他人帮助。动物生产时看起来不痛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在野外环境下生存,危险系数较高。如果雌性哺乳动物在生产时也需要消耗过多时间,产后需要恢复身体和心理创伤,那么对它们来说是很危险的。因此,雌性动物在产后不久就会起来觅食和躲避敌害,以保证生存。
另外,动物在生产时通常是一胎多只,胎儿个体小,动物的产道相对较大,因此在分娩过程中不需要承担过多痛苦。人类经过长时间进化,头部不断变大,骨骼框架发生变化,女性骨盆为了维持身体平衡而变得狭窄,导致女性在生育孩子问题上异常困难和危险。
传统认知中,小于37周出生的宝宝属于“早产儿”,他们的大脑发育和身体素质远不及足月出生的孩子。但实际上,从根本上来说,我们所有人都是早产儿,因为人类胎儿的脑容量越来越大,不足以通过产道,增加了产妇难产几率。为了减少产妇死亡率,本应在“21个月”出生的宝宝在怀胎10月就会分娩。所以,我们实际上都是早产儿,这个事实是否让人感到意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