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确认宝宝是否真的发烧很重要,正常体温应在36.5—37.5之间。37.6—38.5之间算是低烧,但不要过于担心,因为发烧是身体对疾病的一种防御反应。观察宝宝是否有其他症状,如腹泻、感冒或口疮等。
如果宝宝是因感冒引起的发烧,建议多让宝宝喝水,不要穿太多衣服,保持通风。可以服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例如板蓝根、双黄连口服液。牛磺酸颗粒对缓解感冒引起的发热也很有效。流清涕时,可以给宝宝服用感冒清热颗粒,这是一种中药成分的药物。同时,可以加用一些消炎药,例如阿莫西林颗粒,它副作用较低。
低烧时,不建议过早使用退烧药,因为这可能会影响孩子自身免疫力的形成。孩子一般在4、5个月大时,母体带来的免疫力开始减少,自身免疫力开始建立。适当发烧可以增强孩子的免疫力,不必过于担心。
如果宝宝体温超过38.6度,则属于高烧。此时可以使用一些退烧药物,例如小儿退热栓,它是通过肛门给药,局部使用刺激较小,效果较好。药店里可以买到,使用时请按照说明书。
此外,可以使用退热贴,其胶状物质中的水分蒸发时可以带走热量,达到退热的效果。在给宝宝用药时,请务必仔细阅读说明书,不要遗漏任何信息。
有护理发烧宝宝的经验分享:将新的尿不湿倒入适量水,放入冰箱冷藏半小时后,包裹在宝宝头上,可以有效降低头部温度,保护大脑不受过热的影响。
还可以将宝宝身上的衣物解开,用37℃的温水毛巾轻轻擦拭全身,促进皮肤血管扩张散热。水汽蒸发时会带走体热,帮助降温。
并非所有发烧的孩子都需要输液,频繁输液会使孩子的免疫力下降。发烧并非退得越快越好,使用药物时一定要谨慎。
对于反复发烧的孩子,可能是用药不当引起的。发烧本身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找出病因,对症治疗。一般感冒引起的发烧持续2~4天,如果孩子活动力良好、进食正常,不必过于担心。但要留意感染是否有恶化或并发症状况。
如果宝宝出现哭闹不停、活动力差、高烧不退、不肯进食、抽搐等状况,应尽快就医。以上经验分享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使用抗生素时需遵循医嘱,这里只是提供一些建议。吃消炎药后,炎症消除才能避免反复发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