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温骤升,人们纷纷抱怨酷热,而那些容易出虚汗的人,尤其是儿童,更是备受煎熬。一位母亲提到,她的宝宝在感冒发烧后,经常出现阵阵虚汗。另一位家长也反映,孩子睡觉时头部常有汗液,头发常常湿漉漉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记者走访了多家医院的专家。专家指出,不正常的多汗多为虚汗,中医称之为自汗或盗汗。虚汗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还会导致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流失,造成电解质失衡,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
虚汗的辨识包括:不因天气闷热、服用发汗药或其他刺激因素而经常出汗的为自汗,多因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所致;虚汗则因体虚引起,常见于儿童,如入睡后出汗不止,身体冰凉,或因身体虚弱、感冒发烧后使用大量抗生素导致虚汗。成人也会因体质虚弱或某些疾病出现虚汗。
中医学认为,虚汗源于心液耗损,长期虚汗会导致精气耗伤,出现精神倦怠、面色苍白、四肢乏力等症状,影响身体健康。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虚汗过多会导致体内微量元素流失和电解质失衡,影响孩子健康成长。
治疗虚汗需找出原因,如果是疾病引起,应同时治疗疾病;如果是体虚,则需加强调养,适量运动,增强抗病能力。对于不明原因的虚汗,建议寻求医生帮助。
民间流传有许多止汗方,如用太子参8-10克、红枣6颗煮水,每日一次;碧桃干也有止盗汗、虚汗的功效。现代制药中,广州奇星药业生产的“虚汗停颗粒”较为知名,以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牡蛎散”为基础,结合现代制药技术精制而成,具有益气养阴、固表止汗的作用。
综上所述,虚汗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还可能带来健康隐患,因此需要引起重视并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