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主要源于不合理的饮食和排便习惯。虽然少数便秘是由器质性疾病引发的,但这类便秘应及早诊治。近年来,由情绪和环境引起的一时性便秘发生率逐年上升,治疗不当常导致不良后果。
对于没有器质性病变的便秘患者,食疗是首选。增加饮食中的纤维食物,如麸糠、水果、蔬菜等,有助于改善便秘。此外,适当的运动锻炼对排便非常有帮助,尤其是长期卧床的病人,常因便秘导致便嵌塞。纠正生活中的紧张情绪,减缓工作节奏,以及纠正长期忍便等不良习惯,对部分便秘患者也至关重要。
对于需要药物治疗的便秘患者,泻药是常用的辅助排便方法。然而,长期使用泻药可能导致依赖。泻药包括刺激性泻剂(如大黄、番泻叶、酚酞、蓖麻油)、盐性泻剂(如硫酸镁)、渗透性泻剂(如甘露醇)、膨胀性泻剂(如用麸皮、魔芋粉、琼脂做的充肠剂)和润滑性泻剂(如石蜡油)。根据便秘的轻重程度,有针对性地选择泻剂非常重要。
慢性便秘患者适合使用膨胀性泻剂,仅在必要时才选择刺激性泻剂,且绝不可长期服用。急性便秘患者可选择盐类泻剂、刺激性泻剂和润滑性泻剂,但使用时间不应超过一周。对于长期慢性便秘,特别是引起粪便嵌塞的患者,可使用灌肠方法。灌肠液分为盐水和肥皂水两种,其中盐水较肥皂水刺激性小。
西沙必利是一种新型促动力药,用于治疗结肠性便秘。它主要通过促进肠肌间神经丛中乙酰胆碱的释放,加强肠的运动并促进小肠和大肠的运转。该药物口服后吸收迅速、彻底,1~2小时内达到峰值血药浓度,半衰期为10小时。对于结肠性便秘患者,西沙必利可作为理想的治疗用药。然而,对于严重便秘患者,可能需要2~3个月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对于轻度便秘患者,吃香蕉、喝蜂蜜水或使用开塞露等方法也能有效解决问题。随后再从饮食上进行调整,以根治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