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环境广阔无垠,地理事物纷繁复杂,学习地理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方能化繁为简,学得既扎实又灵活。
首先,学会使用课本至关重要。教科书不仅是获取知识与技能的工具,也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基石。目录提示着全书的要点和前后联系,应时常翻阅,以便对全书内容了然于胸。精读课文时,应常看深思,抓住要点,记下疑问。同时,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这些视觉元素能够辅助理解图表所揭示的问题。
其次,学会使用地图同样重要。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能将庞大的地理环境变得一目了然。它不仅是学习地理的工具,更是探索地理特征、原理、成因的窗口。通过解析地图,我们可以找到利用和改造自然的途径。因此,掌握读图和用图技巧是必需的,首先要牢记最基本的地图知识。对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此外,重视地理观察也必不可少。观察是边思考边细看的过程,通过实地观察当地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结合报刊、电视节目、图片等媒介获取地理信息,锻炼我们的才智。
同时,善于地理想象也很重要。观察只能获取局部直观印象,地图只能提供位置信息,而想象则能将两者联系起来,使你获得地理环境的全面景观,进而展示地理的未来。
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动脑。经常向自己提出问题,地理问题的一般思路包括:学什么?如黄河及其水文特征;在哪里?如黄河流经的省区和流域范围;为什么?如黄河的水文特征是怎样形成的;有何利弊?如怎样评价黄河对我国北部地区提供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怎样协调好人地关系?如怎样使人类与黄河的关系协调起来,应当如何合理利用改造它。
最后,要勤于动手。经常手写、动笔画、动手制作学具,这不仅能使你心灵手巧,还能加深理解和记忆。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后,你将发现学习地理变得既轻松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