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豆浆时,泡过的大豆更为理想。这是因为大豆种皮富含难以被人体消化吸收的膳食纤维,这种纤维层的存在会阻碍大豆蛋白的充分吸收利用。在打豆浆之前,先将大豆浸泡,可以使种皮变得柔软,随后通过粉碎、过滤和充分加热等步骤,可以显著提高大豆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率,最高可达90%以上。相比之下,未经浸泡直接煮的大豆,其营养成分的吸收率仅为65%左右。
具体来说,浸泡过程有助于软化大豆表面的纤维层,使其更容易被粉碎和过滤,从而释放出更多的营养成分。加热过程则可以进一步破坏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如植酸和皂苷,这些成分可能会抑制矿物质的吸收。此外,经过浸泡和加热处理后,大豆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会更加易于人体吸收和利用。
值得注意的是,浸泡时间也需要适当控制。一般来说,浸泡8到12小时最为合适。浸泡时间过短,可能无法充分软化种皮,导致营养吸收率不高;而浸泡时间过长,则可能导致大豆过度吸水,影响豆浆的口感和质地。
因此,在制作豆浆时,建议先将大豆浸泡一段时间,再进行粉碎、过滤和加热等步骤,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大豆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率。这不仅有助于提升豆浆的营养价值,还能改善其口感和质地,使其更加美味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