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地区特有的一种植物,红姑娘,拥有丰富的药用价值。红姑娘的学名为酸浆(physalis francheei mast var bunyardii Mak),在茄科植物中独树一帜。它的英文名为FranchetGroundcherryCalyxorEruit,别名包括锦灯果、灯笼草、灯笼果、挂金灯、红灯笼、锦灯笼和酸浆。
红姑娘的宿萼略呈灯笼状,表面呈橙红色或橙黄色。宿萼味道苦涩,而果实味道则甘甜微酸。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这种植物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红姑娘的果实直径约1.5至2.0厘米,单果重7至13克。其皮是提取红色素的主要原料,也是无公害口红的主要原料之一。果实含有酸浆醇A、B等成分,种子中则含有禾本甾醇、钝叶醇、环木菠萝烷醇、环木菠萝烯等。每个果实含有90至160粒种子,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等营养成分,同时还含有苦瓜甙,对糖尿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红姑娘的根、茎、叶、花、果实均可作为药材。例如,茎叶捣烂后外敷可治疗疱疮。红姑娘果也可制成饮料、果酒、罐头等,以其苦爽提神、保健的效果深受市场欢迎。红色萼片能提取色素,也可加工成茶,是理想的绿色饮品。
在功能主治方面,红姑娘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古人在《本草纲目》中就有对其的记载,认为它能够治疗黄病、上气咳嗽、风热、明目、小儿内辟等多种疾病。现代医学也认为,红姑娘能利咽化痰,可治肝炎、咽喉肿疼、肺热咳嗽等。
红姑娘的营养价值丰富,成熟果食甜美清香,是营养较丰富的水果蔬菜。浆果富含维生素C,对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有一定疗效。果实有清热利尿功效,外敷可消炎,全草入药,有清热毒功效,尤其对扁桃体发炎疗效甚佳,花萼为定喘药。
红姑娘不仅药用价值高,而且其根系极其发达,有似乎木性的地下横走根茎,对防风固沙、保护水土流失有一定的防护作用。由于气候和环境的变故,现在除了东北和华北极小部分地区外,全国大部已经绝迹。红姑娘成了东北部分地区的天然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