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当汉武帝得知李陵率领的部队深入匈奴境内,并且士气旺盛,他感到非常高兴。当时,众多的大臣都迎合皇帝,向他祝贺,称赞他的英明和用人的智慧。
2. 但是,当李陵最终战败并投降时,武帝非常愤怒。之前那些祝贺的大臣立刻改变态度,纷纷指责李陵无能且不忠。
3. 在这样的情况下,司马迁保持了沉默。武帝询问他对这件事的看法,司马迁直言不讳地说,李陵虽然只有五千步兵,却被八万匈奴骑兵围困,他仍能坚持战斗十几天,并击杀了超过一万名敌人,他堪称一位杰出的将军。
4. 司马迁进一步解释说,李陵之所以停止战斗,是因为粮尽箭绝,且归路被切断,而不是真的投降。他相信李陵仍在寻找机会报效国家。
5. 武帝对司马迁为李陵辩护感到不满,并讽刺攻击匈奴的李广利是无效的,于是将司马迁投入了监狱。
6. 第二年,误传李陵为匈奴训练士兵的消息,武帝未加核实,便处死了李陵的母亲和妻子。
7. 廷尉杜周为了迎合皇帝,诬陷司马迁犯有诽谤皇帝之罪,对他施加了最残酷、最耻辱的“腐刑”。
8. 遭受如此折磨,司马迁一度考虑自杀,但他意识到,对于那些权贵而言,像他这样的小人物之死,无异于“九牛亡一毛”,不会引起丝毫同情,反而可能招致嘲笑。
9. 因此,他决定忍受屈辱,用生命和时间来完成伟大的《史记》的撰写。司马迁展现了极大的勇气和智慧,深知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一个地位低微、无名小卒的死亡,不如一条狗的生命引人关注。
10. 他勇敢地活下去,最终完成了那部空前的伟大历史著作——《史记》。司马迁将这种心情告诉了他的好友任少卿,后来人们根据他信中所提到的“九牛亡一毛”,演变成了“九牛一毛”的成语,用来形容某物或某人只是众多中的极小一部分,类似于九头牛身上的一根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