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公斤等于96斤。公斤的最初定义是质量单位,1公斤等于1千克,但公斤并非科学标准定义单位,而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单位。斤,也称觔,是中国在1929年规定的标准单位,市制一斤为十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两斤等于一公斤。在东南亚各国使用的各种重量单位中,斤大约等于600克;而中国在1929年规定,斤等于500克。
中国的重量单位,以见于彝器上的锊和匀为最早,但一锊是多少以及锊和匀的关系都无法得知,这两个单位在战国时期显然还在使用。秦汉间的文献对于锊的重量也没有一致的说法,大概各地的习惯不同,正同古代亚述毕简人所用的单位锡克尔和米纳一样。锡克尔有两种标准,一重十七公分,一重十八公分。后来腓尼基人和希伯来人采用这些单位,又有各种不同的标准,五十锡克尔等于一米纳,六十米纳等于一塔兰顿。这种衡制由巴比伦传到希腊,但希腊各地的塔兰顿又不同。中国的锊虽有轻重两种说法,大概通行的是重的一种,即三锊重二十两,这由毛公鼎铭中的"取三十锊"可以证明那里的锊不可能只有十一铢多重。在战国时期只有两种重量单位,即斤和镒,一斤为十六两;一镒为二十两。从当时文献中的记载看来,这两个单位是乱用的。这两个单位同锊和匀似乎没有正式的联系,这是一件难以解释的事。尽管后来的人用铢两把这几个单位联系起来,四个单位都成为铢或两的倍数。可是在甲骨文和殷周间的金文中似乎并没有铢和两这两种单位。
古代质量单位和长度单位的情况相似,也有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国秦代度量衡制度中规定: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与现代国际单位制比较,1斤约合0.5千克。例如:在波斯用卡拉萨(Karasha)作质量的单位,约合0.834千克,埃及用格德特(gedet),约合9.33克。英制中以磅(pound),盎司(ounce),打兰(dram),格令(grain)作单位:1磅=16盎司=265打兰=7000格令。不列颠帝国曾用纯铂制成磅原器,它是高约1.35英寸,直径1.15英寸的纯铂圆柱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