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桂苓五味甘草汤简介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12-27 06:27:30
文档

桂苓五味甘草汤简介

2.桂苓五味甘草汤的别名: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茯苓桂心甘草五味子汤、茯苓五味子汤、苓桂味甘汤、苓桂五味甘草汤、桂苓甘草五味汤。3.处方:茯苓四两,桂枝四两(去皮),甘草三两(炙),五味子半升。4.功能主治: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5.桂苓五味甘草汤的用法用量: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原书同卷)、茯苓桂心甘草五味子汤(《千金》卷十八)、茯苓五味子汤(《三因》卷十三)、苓桂味甘汤(《普济方》卷一四○)、苓桂五味甘草汤(《类聚方》)、桂苓甘草五味汤(《血证论》卷八)。本方方名,《医学纲目》引作“茯苓桂枝五味子甘草汤”。6.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葱。
推荐度:
导读2.桂苓五味甘草汤的别名: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茯苓桂心甘草五味子汤、茯苓五味子汤、苓桂味甘汤、苓桂五味甘草汤、桂苓甘草五味汤。3.处方:茯苓四两,桂枝四两(去皮),甘草三两(炙),五味子半升。4.功能主治: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5.桂苓五味甘草汤的用法用量: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原书同卷)、茯苓桂心甘草五味子汤(《千金》卷十八)、茯苓五味子汤(《三因》卷十三)、苓桂味甘汤(《普济方》卷一四○)、苓桂五味甘草汤(《类聚方》)、桂苓甘草五味汤(《血证论》卷八)。本方方名,《医学纲目》引作“茯苓桂枝五味子甘草汤”。6.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葱。


1. 拼音:guì líng wǔ wèi gān cǎo tāng
2. 桂苓五味甘草汤的别名: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茯苓桂心甘草五味子汤、茯苓五味子汤、苓桂味甘汤、苓桂五味甘草汤、桂苓甘草五味汤
3. 处方:茯苓四两,桂枝四两(去皮),甘草三两(炙),五味子半升。
4. 功能主治: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
5. 桂苓五味甘草汤的用法用量: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原书同卷)、茯苓桂心甘草五味子汤(《千金》卷十八)、茯苓五味子汤(《三因》卷十三)、苓桂味甘汤(《普济方》卷一四○)、苓桂五味甘草汤(《类聚方》)、桂苓甘草五味汤(《血证论》卷八)。本方方名,《医学纲目》引作“茯苓桂枝五味子甘草汤”。
6.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葱。
7. 各家论述:《金匮要略心典》服青龙已,冲气不归,而仍上逆也。怒袭茯苓、桂枝,能抑冲气,使之下行;然逆气非敛不降,放以五味之酸敛其气;土厚则阴火自伏,故以甘草之甘补其中也。
8. 桂苓五味甘草汤的临床应用:
① 冲气上逆(《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6:31):陈某,女,40岁,1979年10月26日来诊,因情志因素致阵发性脐下悸已8个月,每日发作35次,发作时自觉从少腹有气上冲、胸闷喉痒,唇麻齿抖,语言不利,面色潮红,并有冷气下行,足冷腿软,步履困难,近1月来症状加重,头痛畏光,视力减退,发作完毕,一切如常,苔薄白,脉滑数有力。冲气上逆,治拟平冲降气,桂苓五味甘草汤主之。茯苓,桂枝各12g,甘草9g,五味子24g,共服21剂,诸证消失,随访2年,未复发。
② 气厥(癔病)(《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6:31):范某,女,60岁,每因生气出现脐下悸,惊恐气短,四肢发冷,遂即昏倒,小便失禁,甚时每日发作56次,历时半年余,西医诊断为癔病,苔薄白,脉滑数有力,辨证为气机逆乱,蒙蔽清窍,发为气厥。方用茯苓、桂枝各12g,甘草9g,五味子24g,服6剂后,除略有心悸外,余证悉平,继服24剂病告痊愈,随访无恙。
9. 摘录:《金匮》卷中
古籍中的桂苓五味甘草汤:
《张氏医通》:[卷四诸气门下]咳嗽漏气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桂苓五味甘草汤治其冲气。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
《高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第十二 。治其冲气。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咳满即止而更复...
《金匮玉函经二注》:[卷十二]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第十二 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桂苓五味甘草汤方茯苓(四两)桂枝(四两去皮)甘草(三两炙...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卷三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论一首、脉证二十一条、方十九首 。谓浮于面之阳。旋复在两股之阴。作热气也。桂苓五味甘草汤方茯苓(四两)桂枝(四两去皮○千金用二两外...
《金匮要略心典》:[卷中]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第十二

文档

桂苓五味甘草汤简介

2.桂苓五味甘草汤的别名: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茯苓桂心甘草五味子汤、茯苓五味子汤、苓桂味甘汤、苓桂五味甘草汤、桂苓甘草五味汤。3.处方:茯苓四两,桂枝四两(去皮),甘草三两(炙),五味子半升。4.功能主治: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5.桂苓五味甘草汤的用法用量: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原书同卷)、茯苓桂心甘草五味子汤(《千金》卷十八)、茯苓五味子汤(《三因》卷十三)、苓桂味甘汤(《普济方》卷一四○)、苓桂五味甘草汤(《类聚方》)、桂苓甘草五味汤(《血证论》卷八)。本方方名,《医学纲目》引作“茯苓桂枝五味子甘草汤”。6.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葱。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