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触媒作为一种新兴的去除甲醛技术,因其高效且无二次污染的特性而受到广泛青睐。光催化剂在光照下能够进行类似光合作用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具有强氧化能力的自由基和活性氧,进而杀灭细菌并分解有机污染物。然而,对于重度装修污染,仅靠增加室内空气流通可能不足以有效处理甲醛。
光触媒除甲醛的历史表明,高质量的光催化剂应为无色透明,市场上常见的白色和乳白色产品可能质量不高。使用劣质光催化剂不仅成本高昂,还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此外,光催化剂主要应用于建筑材料和纺织品,而在国外的污染控制行业中,这类产品并不常用。
市面上存在一些喷雾纳米光催化剂灭菌产品,这无疑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要真正利用光催化剂去除甲醛,需要数百万纳米氧化钛颗粒来捕获甲醛,这可能导致人们吸入有害粒子。而甲醛的危害更为严重。
光触媒除甲醛的条件非常苛刻,必须在紫外线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然而,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难保证24小时都有紫外线。此外,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中对人体有害。一些公司为了增强光催化剂的效果,添加了助推剂,这可能导致化学污染,长期使用可能对室内设备和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光触媒对甲醛的去除效果只是表面的,是一种被动的方法。其效果最长可达3年,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挥发性甲醛的源头问题。由于家具等物品会持续释放甲醛,光触媒的作用显得有限。因此,长期使用光触媒除甲醛不仅成本高昂,而且不够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