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计算高层住宅的公摊面积时,公式为:公摊面积=建筑面积-实用面积。这里的实用面积即是得房率,得房率的计算公式为:得房率=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面积)÷建筑面积。
根据具体类型的住宅,得房率的标准有所不同:
对于高层塔楼住宅,得房率范围在75%至78%,对应的公摊系数为22%至25%。
高层板楼住宅的得房率则在78%至85%之间,公摊系数相应地调整为15%至22%。
小高层板楼住宅的得房率范围为85%至88%,公摊系数则为12%至15%。
而多层住宅的得房率在88%至95%之间,公摊系数则在5%至12%。
简单来说,得房率越高,公摊面积越低,反之亦然。这意味着,对于同一建筑面积的住宅,得房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居住的实际使用面积。
因此,在购买住宅时,了解得房率和公摊系数对于购房者来说至关重要。通过计算和对比不同住宅项目的得房率和公摊系数,购房者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自己的居住空间和实际使用面积。
需要注意的是,得房率和公摊系数的计算方法可能因具体项目而有所不同,建议购房者在购房前向开发商或物业管理公司详细了解具体的计算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