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大清铜币的铸造始于1900年,这是光绪二十六年,但由于各省对铜元的铸造缺乏监管,导致币制混乱。
2. 为了整顿币制,统一货币体系,并加强国家对铸币权的控制,清政府在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设立了天津户部造币总厂,并开始生产新式铜元——“大清铜币”。
3. 大清铜币的铸造一直持续到1911年(宣统三年),在市场上流通的时间相对较短。这枚铜币因其独特的设计、精湛的雕刻工艺以及稀有的存世量,被誉为我国近代十大名币之一。
4. 古钱币收藏市场近年来备受关注,从最初的未受重视,到如今的高价收购,人们逐渐认识到古钱币的价值。这种市场的崛起,部分是因为股市、楼市和基金市场的低迷,导致投资者转而关注古董艺术品市场。
5. 我有幸观赏到一枚“甯”字版的大清铜币,其正面中央刻有“大清铜币”四字,内嵌“甯”字,上端为满文“大清铜币”,边缘有“户部”二字。币面下端书“当制钱十文”,背面中央为蟠龙图案,上书“光绪年造”,下有英文标识。这枚铜币包浆自然,实为珍品。
6. 币背中央的蟠龙图案生动威武,展现出皇族的尊贵气质。上环书“光绪年造”,两侧英文展现了当时国际交流的状况,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7. 目前发现的大清铜币有六个不同的年号,分别是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和辛亥。在现代古玩市场上,丙午、丁未、己酉年号的钱币特别受欢迎,其热度不亚于其他古玩艺术品。
8. 2018年秋季拍卖会上,一枚户部造丙午年大清铜币以138万人民币起拍,最终以388万人民币的价格成交,这一交易充分证明了了大清铜币在收藏市场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