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之潮,天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进,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豪雄。"观看钱江潮,南北两岸均可。南岸的观潮地带都在沙地范围之内,尤以青龙山、赭山一带称佳。每年八月中秋至十九日这几天,几十里之外的红男绿女,要携带酒肴,赶到江边欣赏这大自然的杰作。十八日午后潮水来临之时,数十公里长堤之上,更是人山人海。"据史料记载,南宋时期在这节日盛会中,还有一种经过专门训练的水师,为看客作“弄潮”表演,宋代诗人潘阆称:“弄潮儿向当潮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指的就是这种情况。周密在《观潮》中对此作了更为具体生动的描述:“善游者数百,皆披发纹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而豪民贵宦争赏银物。”现在看来,这种弄潮技艺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可能他们的弄潮地点都选在杭州附近,以便南宋小朝廷的达官贵人们欣赏,而那里已是潮水的尾巴了。要是大潮地段,潮水每平方米有七吨多的冲击力,几千公斤重的护坡巨石常被卷走,可谓“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以身试潮是不堪一击的。
浙江之潮,堪称天下之伟观。从既望日至十八日,潮水达到最为鼎盛。起初,潮水远出海门,几乎仅呈现为银白色的一条细线;随之逐渐逼近,那玉城雪岭般的潮水连天涌来,声势浩大如雷霆,震撼激射,吞没天空,冲洗日月,其壮观的气势极为雄伟。观赏钱塘江大潮时,南北两岸都是合适的地点。尤其是南岸的观潮区域,都在沙地范围内,青龙山、赭山一带更是绝佳之所。每年农历八月中秋至十九日这几天,几十里外的人们,不论男女,都携带酒菜,赶到江边,只为了欣赏这自然界的杰作。十八日午后,当潮水来临之时,数十公里长的堤坝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
历史记载显示,南宋时期,在这盛大的节日庆典中,有一种经过特别训练的水上运动员,他们为观众进行“弄潮”表演。宋代诗人潘阆曾在诗中描述:“弄潮儿向当潮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指的就是这样的情景。周密在《观潮》一文中,对此进行了更为详细和生动的描绘:数百名擅长游泳的人,都披散着头发,身上刺有花纹,手持十幅五彩斑斓的旗帜,争相鼓足勇气,逆着潮水而上,在高达万仞的巨浪中,翻腾飞跃,而旗帜的尾端却几乎没有沾湿一丝水珠,他们以此夸耀自己的技艺。那些富商贵族们争相赏赐银两作为奖赏。如今看来,这种弄潮的技艺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或许他们的弄潮地点都选在杭州附近,以便南宋小朝廷的达官贵人们能够欣赏,而那里已经是潮水的尾声了。如果在潮水汹涌的地段,潮水的冲击力每平方米超过七吨,即便是几千公斤重的护坡巨石,也常常被潮水卷走,可以说,以身试潮的人是极其脆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