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荷叶表面的超微绒毛使得水滴无法进入绒毛间隙,因此荷叶不沾水。
2. 荷叶的疏水性导致水滴在叶面上形成自由滚动的水珠,能够自动聚集并吸附掉尘土污泥,保持叶面干净。
3. 荷叶表面的微观结构复杂,具有多重纳米和微米级的超微结构。在超高分辨率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荷叶表面有许多微小的乳突,每个乳突由许多直径为200纳米左右的突起组成。
4. 荷叶叶面上的突起形成了一个挨一个的“小山包”,顶端又长出一个馒头状的“碉堡”凸顶,使得尺寸比它大的物体无法靠近叶面。
5. 荷叶表面的微米-纳米双重结构使得水珠或尘埃与叶面的接触面积有限,因此水珠能够在叶面上滚动并带走灰尘,不留水痕。
拓展资料:荷叶是睡莲科多年生具根茎的水生植物,喜温暖、喜水的植物,但水不能淹没荷叶。水温不能低于5℃,8—10℃种藕开始萌发,14℃长出藕鞭,23—30℃藕加速生长,抽出立叶、花梗,并开花。生长期要求充足的阳光,需要在水深50—80厘米流速小的浅水中生长。荷花喜欢生长在肥沃、有机质多的微酸性的砧土中。荷叶的表面附着无数个微米级的蜡质乳突结构。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这些乳突时,可以看到在每个微米级乳突的表面又附着许许多多与其结构相似的纳米级颗粒,科学家将其称为荷叶的微米-纳米双重结构。正是具有这些微小的双重结构,使荷叶表面与水珠儿或尘埃的接触面积非常有限,因此便产生了水珠在叶面上滚动并能带走灰尘的现象。而且水不留在荷叶表面。参考链接:科普中国_荷叶神奇的“自净功能”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