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荷叶表面具备独特的微米级蜡质乳突结构,并且在这些乳突之上还分布着纳米级颗粒,形成了微米与纳米级别的复合结构。
2. 这种复合结构使得水珠或尘埃与荷叶表面的接触面积受到限制,因此水珠可以在叶面上滚动,从而带走灰尘,而不会停留在荷叶表面。
3. 荷叶的超疏水特性,是由于其表面的微观粗糙层所赋予。这一层由直径约100至200纳米的纤毛状物质构成,主要由碳氢化合物——腊质组成。
4. 这一粗糙层能够保持空气在乳突之间的底部,形成一个气垫,阻止污染物或液体完全附着在荷叶上。
5. 荷叶表面的碳氢化合物属于低表面能材料,与水滴之间的界面张力极高,导致水滴不易粘附在荷叶上,从而使荷叶展现出超疏水性,接触角超过150度。
6. 即使污染物偶尔附着在荷叶上,也能轻易地通过水的冲刷而被清除,实现了自洁的效果,这就是著名的“莲花效应”或“荷叶效应”。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