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县城北部3公里的梁山上,这座陵墓是唐高宗李治(9年–683年在位)与武则天(690年–705年在位)的合葬之地。
在唐十八陵中,乾陵以其未被盗掘的完整性而著称,更是唯一一座属于女皇的陵墓。该陵始建于唐光宅元年(684年),并在神龙二年(706年)进行了扩建,采用了依山而建的独特方式。乾陵不仅以其气势恢宏的陵园规划和丰富的唐代石刻而闻名,还因其保存完好的主墓而备受瞩目。截至2013年,仅发掘了五个陪葬墓,从中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
乾陵的陵园设计仿照了京师长安城的布局,展现了当时城市的结构和风貌。梁山作为陵墓所在地,是一座圆锥形石灰岩山体,由北峰及两侧较低的两峰组成。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而乾陵就坐落在这座山峰之上。两旁的乳峰东西对峙,中间为司马道,形成了独特的景观。据历史记载,陵墓原本还设有内外两重城墙和四个城门,以及献殿、阙楼等宏伟建筑。
经过勘探,内城总面积达到240万平方米。城墙的四面分别对应着不同的方位门:南面为朱雀门,北面为玄武门,东面为青龙门,西面为白虎门。这些门不仅代表了方位,更象征着古代中国的宇宙观念和皇家权威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