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泼好动的孩子在家长面前常常让人感到头疼,尤其是在客人来访或者户外活动时,他们的活跃度更是让人难以招架。这类孩子常常在沙发上、床上乱蹦乱跳,有的家长怀疑他们是否患有多动症。实际上,学龄前儿童多动症与顽皮难以区分,但进入小学后两者之间的差异就会明显显现。一、二年级后,多动症儿童的学习成绩通常会下滑,家长才开始注意到问题的存在。
在课堂上,这些孩子常常惹是生非,不遵守老师的规定。他们通常自尊心较强,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究其原因,多动症是重要因素之一。多动症儿童在0至6岁阶段可能会表现出胎动过多,1岁以内睡眠较少,易哭闹,2岁后不认生,不害怕危险,易受伤,没有礼貌。学龄期则表现为活动过多,但体育成绩较差;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专注于一件事情;自控能力差,情绪不稳定;学习困难,成绩差;行为异常,如霸道、说谎、逃学等。
目前,多动症的确切原因尚不明确,但一般认为与脑神经传递、大脑损伤、遗传、家庭关系异常及教育不当等因素有关。治疗通常需要较长时间,除了药物治疗外,心理治疗同样重要。家长和教师需要紧密配合,不可单纯依赖药物治疗。
建议家长根据孩子的兴趣,让他们参加绘画班或钢琴班等,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参与,先坚持数分钟,然后逐渐延长时间。此外,家长应孩子长时间观看动画片或玩电子游戏,多做一些家庭或户外小游戏,如过家家等。通常,需要花一年甚至几年的时间给孩子进行综合治疗,多数患儿在服药治疗三年后才可能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