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的时候,经常与鲍叔牙交往,鲍叔牙了解他有贤能。管仲家境贫困,经常欺骗鲍叔牙,鲍叔牙却始终很好地对待他,不将这些事声张出去。后来鲍叔牙服侍齐国的公子小白,而管仲则服侍公子纠。等到小白成为齐桓公后,公子纠被杀,管仲也被囚禁。鲍叔牙向桓公推荐了管仲。管仲被录用后,在齐国掌理政事,齐桓公因此称霸,多次会合诸侯,匡救天下,这些都得益于管仲的谋略。
管仲曾说:“当我在贫困中时,曾经与鲍叔牙一同做买卖,所得的财利往往自己多得,鲍叔牙并不认为我是贪心的人,他知道我贫困。我曾经替鲍叔牙出谋划策,但结果导致更加困窘,鲍叔牙并不认为我是愚笨,他知道时机有利和不利。我曾经三次做官又三次被国君斥退,鲍叔牙并不认为我是之人,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运。我曾经三次打仗三次退却,鲍叔牙并不认为我是胆小鬼,他知道我家中还有老母。公子纠争王位失败之后,我的同事召忽因此自杀,而我被关在深牢中忍辱苟活,鲍叔牙并不认为我是无耻之人,他知道我不会为失小节而羞,却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耻。”管仲还感慨地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
鲍叔牙深知管仲贤能,愿意向齐桓公推荐他,这充分显示了鲍叔牙的高尚品德和对朋友的忠诚。管仲在齐国的治理上,也展现了他的卓越才能,使得齐国成为当时的一大强国,这与鲍叔牙的推荐密不可分。
鲍叔牙之所以能成为管仲的良师益友,不仅在于他看到了管仲的才能,更在于他愿意为管仲的未来着想,不计较个人得失。这种深厚的友谊,被称为“管鲍之交”,成为了后世交友的典范。
管仲与鲍叔牙的友谊,不仅是个人之间的信任与支持,更是一种对于忠诚、理解和信任的深刻体现。他们的故事,成为了历史上的佳话,激励着后来的人们去追寻真挚的友情,去追求更高的理想与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