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姓是中国人口众多的姓氏之一,分布广泛,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8%左右。尤其在河南、四川、山东、河北等省份,田姓尤为常见,这四省田姓人口占全国汉族田姓人口的43%。
田姓的最初发源地是在今山东省境内。自秦国吞并齐国后,田姓开始向西、北地区迁徙。汉初,田氏贵族曾先后裂地称王,但不久后均被灭掉。为了清除各地反叛势力,维护汉朝的统治,汉高祖将关东豪族迁至关中的阳陵(今属陕西),田氏贵族也随之迁入。
之后,田氏族人又有迁徙至北平(相当于今河北、天津一带)。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田姓的郡望还有信都(今属河北)、范阳(今属河北)、颖川(今属河南)、汝阴(今属安徽)、并州(今属山西)、易州(今属河北)、汾州(今属山西)、衮州(今属山东)等地。由此可见,从汉代到隋唐时期,田姓已基本上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宋朝时期,田姓南迁至福建、广东等地繁衍。据有关资料记载,田希圣是田氏闽、粤始祖,原居浙江杭州,经过四代传承至田衍,迁居福建宁化,再传至滋茅,徙居福建长汀;芝英则迁居广东兴宁。
田滋茅的儿子松岗,于宋末迁居广东海阳,后来又迁徙到达埔,成为大埔的开基始祖。明清时期,田姓进一步扩展,遍及大江南北的广大区域。
总的来说,从历史上看,田姓基本上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