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星连珠,这一天文现象在古代被称为“五星联珠”,而非“四星连珠”。它指的是五颗行星在天空中的特定位置形成一条直线。在古代中国,这种天象往往被赋予特殊的象征意义。
“荧惑守心”指的是火星(古称荧惑)进入心宿区域。心宿是古代天文学中与心脏相对应的星座,通常与皇权有关。在古代中国,皇帝被认为是“天子”,与天象有着密切的联系。
火星在古代被认为是不吉利的行星,因其火属性难以控制。当地球上的观测者看到火星进入心宿区域时,这被认为是一个不祥的征兆,可能预示着皇帝或国家的不幸。
在《论衡·变虚篇》中记载的宋景公的故事中,宋景公面临火星进入心宿的困境。司星子韦建议将即将发生的灾难转嫁给其他人,但宋景公出于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拒绝了将灾难转嫁给相国、百姓甚至年岁的建议。他的仁德感动了上天,最终火星离开了心宿。
这个故事体现了古代中国对天象的解读与皇权、道德和命运的紧密联系。然而,实际上四星连珠和荧惑守心这两种天象在现代天文学中有着不同的定义和成因,它们并不总是同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