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百多年前,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其中,他的钢琴曲《月光曲》的创作背后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秋天,贝多芬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进行旅行演出。某天夜晚,他在一条安静的小路上散步时,听到了断断续续的钢琴声,这声音来自一栋茅屋。贝多芬走近茅屋,发现琴声停止了,屋内的对话也随之暂停。一位姑娘表达了她弹奏贝多芬曲子的困难,她的哥哥则因贫穷无法带她去音乐会而感到沮丧。贝多芬在门外听到了他们的对话,决定走进去。
在微弱的烛光下,贝多芬看到一个年轻人正在做皮鞋,而一位十六七岁的盲姑娘坐在钢琴前。贝多芬决定为这位姑娘弹奏一曲。盲姑娘被他的演奏深深吸引,她激动地猜测弹奏者可能是贝多芬本人。贝多芬没有确认,而是继续弹奏,为这对兄妹带来了美妙的音乐。
突然,一阵风熄灭了蜡烛,月光透过窗户洒进屋内,给茅屋披上了一层银辉。贝多芬在月光的启发下,即兴创作了一首新的曲子。皮鞋匠被这美妙的音乐所陶醉,仿佛看到了自己在月光下的大海。当琴声停止时,兄妹俩意识到贝多芬已经离开了茅屋。
贝多芬返回旅店后,立刻将这首在月光下创作的曲子记录下来,这就是后来的《月光曲》。这首曲子就这样在月光的照耀下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