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观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之一。它坚信精神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但这种精神并非某些个人的主观意识,而是存在于宇宙空间的一种神秘的、客观的精神。与之相对,主观唯心主义则将主观精神、主观意志视为唯一的实在,当作世界的本原,视其为第一性的、决定一切的存在。在他们看来,万事万物都是“我”的感觉、观念、意志、情感等产物,没有“我”就没有世界。
唯心主义大致分为客观唯心主义(有神论)和主观唯心主义。与唯心主义相反,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按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或精神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而意识则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在唯物主义看来,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包括:首先,世界先有物质,然后才有意识;其次,意识是具有高度发展和组织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最后,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这些论证都表明: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它可以不依赖精神而独立存在,因此是第一性的;而意识来源于物质,必须依赖物质而存在,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的精神,所以精神是第二性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唯物主义哲学经历了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些哲学思想不断演进,为理解世界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