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第一代头孢菌素是60年代初开始上市的,其对β-溶血性链球菌和其他链球菌、包括肺炎链球菌(但肠球菌耐药),葡萄球菌(包括产酶菌株)、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沙门菌、志贺菌等有较好的抗菌作用。不同品种的头孢菌素可有各自的抗菌特点。
2. 第二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效能与第一代相近或较低,而对革兰阴性菌的作用更为优异。其抗酶性能强,抗菌谱广,对奈瑟菌、部分吲哚阳性变形杆菌、部分枸橼酸杆菌、部分肠杆菌属均有抗菌作用。但对假单胞属(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沙雷杆菌、粪链球菌等无效。
3. 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效能普遍低于第一代,对革兰阴性菌的作用更优越。其抗菌谱扩大,对铜绿假单胞菌、沙雷杆菌、不动杆菌、消化球菌、以及部分脆弱拟杆菌有效。但对粪链球菌、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等无效。
4. 第四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弱,不能用于控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近年来发现一些新品种如头孢匹罗(Cefpirome)等,不仅具有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抗菌性能,还对葡萄球菌有抗菌作用。关于第一至第四代的划分不仅适用于头孢菌素,其他的一些β-内酰胺抗生素也可按此分代。
头孢菌素类的主要特点包括:可分布于身体各个部位,是一种杀菌剂,抗菌谱较广,对多数常见致病菌有抗菌活性,口服品种多,过敏反应发生率较低。这些特点决定了头孢菌素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