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通过电话咨询、问卷调查、信函或面访等方式,从第三方获取竞争者的信息。第三方主要是指与一个企业发生联系的组织机构或社会团体,如银行、广告商、经销商、供应商、上级主管部门、运输公司、质检部门、行业协会、信息中心等。
2. 录用竞争对手离职人员搜集竞争情报的方式,其前提是该人员已解除与原单位的雇佣关系。他们在原工作单位形成和具有的经验、知识与技能,应属于他个人所有,不存在泄密和他人违反使用的问题。
3. 通过企业内部员工建立人际网络来搜集信息,是企业竞争情报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因为企业内部蕴藏着丰富的信息资源,企业各级管理干部、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基本员工等涉及面广,在与外界人际交往过程中可能会及时发现一些对企业至关重要的新情况,以及竞争者的新动向等。
4. 零次信息整理和历史信息挖掘。在商业活动中,大量的信息都是通过交谈而得知和传递的,但绝大部分都没有被记录和保留下来。在这些信息中很难确定存在多大的信息量,但其中却存在一些极其有价值的信息。
5. 反求工程是指通过拆迁、检查、化验竞争对手的产品获取其材料、成本、工艺等经济技术信息的方法,这是获取竞争信息的主要方法之一。
6. 网络媒体监测技术。在中国,每天有3000多家有影响的大众媒体、行业媒体、专业媒体和网络媒体在网上实时发布8000条信息,这些信息每天影响着数千万的阅读者和他们的关系网。
7. 情报是企业的耳目,信息是发展的前提。世界著名企业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企业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对信息情报的收集和研究。缺少信息情报基础,市场就变得难以捉摸,而管理就会变成盲人骑瞎马;反之,则可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国企业应该学会在合法和正当的基础上,努力发展其竞争情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