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备驻扎新野时,意识到自己蹉跎半生的原因在于身边虽有关羽、张飞等勇将,却缺乏一位能够运筹帷幄、出谋划策的谋士。因此,他决定礼仪贤下士,寻求良辅。在司马徽和徐庶的推荐下,刘备与关羽、张飞前往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
第一次前往茅庐时,诸葛亮已经外出,三人返回途中遇见了他的好友崔州平。数日后,刘备、关羽和张飞顶着风雪,再次来到隆中,途中又遇到了诸葛亮的好友石广元和孟公威。到达茅庐时,他们得知诸葛亮已经出游,刘备留下了一封表达倾慕之情的信笺,然后返回。
返回途中,在隆中山下的一座小桥边,他们遇见了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再次与关羽、张飞一同前往茅庐。这一次,诸葛亮正好在家,但他在午睡中未醒。刘备吩咐关羽和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则慢慢地走进茅庐,拱手站在台阶之下,直到诸葛亮醒来后,才得以相见。
在第三次拜访时,刘备终于遇到了醒来的诸葛亮。他们进行了深入的交谈,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为刘备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事件,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人们在隆中建起了三顾堂,作为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作《隆中对》的纪念场所。
三顾茅庐的故事不仅展现了刘备求贤若渴的精神,也体现了诸葛亮的智慧和品德。这次会面,为刘备的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