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物必修一、二、三基础知识检查清单
必修一
1、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基本组成元素包括C、H、O、N。
2、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R-肽键—NH—CO—H。
3、肽键数等于脱去的水分子数,等于氨基酸数减肽链数。
4、多肽分子量计算公式为:氨基酸分子量 x 氨基酸数 - x 水分子数18。
5、核酸包括DNA和RNA,基本组成元素包括C、H、O、N、P。
6、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7、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五碳糖和1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8、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含有的碱基为A、G、C、T;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含有的碱基为A、G、C、U。
9、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直接能源物质是ATP。
10、葡萄糖、果糖、核糖属于单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属于二糖,淀粉、纤维素、糖原属于多糖。
11、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
12、大量元素包括C、H、O、N、P、S、K、Ca、Mg。
13、微量元素包括Fe、Mn、B、Zn、Cu、Mo。
14、基本元素包括C、H、O、N。
15、水在细胞中以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形式存在。
16、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17、血红蛋白中的无机盐是Fe2+,叶绿素中的无机盐是Mg2+。
18、被多数学者接受的细胞膜模型是流动镶嵌模型。
19、细胞膜由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糖类组成,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20、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功能上具有选择透过性。
21、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双层膜,核糖体和中心体无膜结构。
22、线粒体被称为“动力车间”,叶绿体被称为“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核糖体被称为“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溶酶体被称为“消化车间”,中心体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23、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细胞壁形成有关,与动物细胞分泌蛋白质有关。
24、细胞核包括核膜、染色质和核仁。
25、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26、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7、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的跨膜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28、酶的化学本质是多数蛋白质和少数RNA。
29、ATP被称为能量“通货”,其结构式为A—P~P~P。
30、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反应式为ATP 酶 ADP + Pi + 能量。
31、动物细胞合成ATP所需能量来自作用呼吸,植物细胞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32、叶片中的色素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分为叶绿素a和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分为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33、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源于水。
34、在绿叶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无水乙醇用于溶解色素,二氧化硅用于使研磨充分,碳酸钙用于防止色素破坏。
35、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在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36、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
37、有氧呼吸反应式见必修一P 93。
38、无氧呼吸的两个反应式见必修一P 95。
39、有丝分裂的主要特征是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出现,然后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40、细胞分化的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1、检测还原糖用斐林试剂,其由0.1g/ml的NaOH溶液和0.05g/ml的CuSO4溶液组成,与还原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42、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和苏丹Ⅳ染液,前者将脂肪染成橘黄色,后者染成红色。
43、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先加NaOH溶液,后加2~3滴CuSO4溶液,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
44、给染色体染色常用的染色剂是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溶液。
45、“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中,用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染色,DNA被染成绿色,RNA被染成红色。
46、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及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47、健那绿染液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48、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过程中,有关的细胞器包括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49、氨基酸形成肽链,需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
50、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的复原。
51、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52、细胞有氧呼吸的场所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53、有氧呼吸中,葡萄糖参与第一阶段反应,水参与第二阶段反应,氧气参与第三阶段反应,第三阶段释放能量最多。
54、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55、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
56、有丝分裂间期发生的主要变化是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的合成。
57、有丝分裂分裂期各阶段特点:前期染色体、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末期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
58、酵母菌的异化作用类型是兼性厌氧型。
59、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可用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60、检测酒精的产生可用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反应变成灰绿色。
61、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在于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62、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63、细胞分化是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差异的过程。
64、植物组织培养利用的原理是细胞全能性。
65、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66、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含有与癌有关的基因: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