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电影《天下无贼》中,黎叔的一句经典台词“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其实,这句话并非首次出现,它最早出现在清代作家苏曼殊的诗中。苏曼殊,原名戬,字子谷,广东香山(今中山)人,近代著名作家、诗人、翻译家。他的诗风独特,既有妖冶的一面,也有深沉哀婉的另一面。在他的诗集中,有一首诗提到了“我本将心向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哀伤。
除此之外,这句话还出现在元代高明的《琵琶记》第三十一出《几言谏父》中,以及明代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六《东廊僧怠招魔 黑衣盗奸生杀》中。在不同的文本中,这句话虽略有差异,但都表达了相似的情感。
另一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则出自《诗经》中的《王风·黍离》。《黍离》讲述了诗人对国家衰亡的哀伤,以及人们对国家前途的迷茫。
全诗如下: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这些诗句不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也深刻揭示了人们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