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虎吃食的人,通常被称为"为虎作伥",助纣为虐。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帮助坏人作恶的行为。在古代的迷信观念中,被老虎咬死的人的鬼魂会继续帮助老虎伤害他人,被称为"伥鬼"。这比喻那些帮助恶人进行不法行为的人,他们是真正的帮凶。
《广异记》记载了一则故事:在唐朝天宝末年,宣州有一个小男孩,住在靠近山区的地方。每天晚上,他都会看到一个鬼魂引导老虎来追捕他。这已经发生了十几次。小男孩告诉父母,鬼魂引导老虎来必定会致他于死地。据人们所说,被老虎吃掉的人的鬼魂会变成伥鬼继续为虎伤人。他断定自己死后,鬼魂会成为伥鬼。如果老虎让他引路,他就会引导老虎进入村庄,村中的人们应该在路口设陷阱等待老虎,这样就能抓住老虎了。几天后,小男孩果然被老虎吃掉。过了一段时间,他在梦中告诉父亲,他已经变成了伥鬼,明天会再引导老虎过来,建议父亲在西边迅速修一个陷阱。父亲和村民们按照他的建议行动,陷阱完成的那天,真的抓到了老虎。
助纣为虐,这个成语同样表达了帮助坏人作恶的意思。它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留侯世家》,描述了帮助纣王这种暴君的恶行。这些行为不仅违背了正义,还加剧了的力量。
在历史和文化中,这两个成语都强调了不应成为恶人的帮凶,而应该勇敢地站出来对抗,维护正义。它们提醒人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区分是非,避免成为那些破坏社会和谐与秩序的幕后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