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12月中旬,并未出现大寒潮。与11月底至12月初相比,冷空气活动减少,导致全国多数地区气温上升,特别是中原地区。从当前时刻起,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将显著上升。
寒潮是一种自然天气现象,指的是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像潮水一样迅速加强并向中低纬度地区侵袭,造成沿途地区大范围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当这种冷空气南侵达到一定标准时,就称之为寒潮。
寒潮是冬半年来自极地或寒带的寒冷空气,像潮水一样大规模地向中、低纬度的侵袭活动。寒潮来袭时,会导致气温急剧下降,并伴有大风和雨雪天气,对工农业生产、群众生活和人体健康等都有较为严重的影响。
寒潮的形成原因在于南极大陆周围被广阔的海洋环绕,海洋的比热容大,每升温或降温1度,吸收或释放的热量都很多。当冷空气通过海洋上空时,海洋缓慢降温会释放大量热量,削弱冷空气。此外,南半球的西风带完整且强大,冷空气被强劲的西风困在南极大陆上,很难溢出,因此南半球很少发生寒潮。
相比之下,北半球的情况不同。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连接着北极地区和低纬地区,陆地高大的山脉和高原切断了西风带,导致北半球的西风势力远小于南半球,且西风带不连续。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当北半球冬季到来时,这两块大陆的气温会低达零下几十度,对宏唯段冷空气没有削弱作用。因此,北极的冷空气可以沿着这两块大陆一路南下,入侵低纬地区。这也是为什么北半球的冬季通常比南半球的冬季更为寒冷,且寒潮年年频发的原因。